“十三五”以来,在推进高新区发展方面,梅河口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做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支持吉林梅河口高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决定,提出了“建设产业集聚中心,打造中国北方食药城以及构建一城多园”的新产业发展格局。
为加快园区发展,高新区不辱使命,不遗余力地抓招商、上项目、补短板、挖潜能、强保障、兴产业,大胆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有序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创造了超常规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走出一条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改革创新之路。2019-2020年,实现了由省级开发区向省级高新区的成功蜕变,综合实力由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第17位跃居全省第1位,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高新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唯一特殊贡献奖单位;2021年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高新区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建成投资超百亿元的工业新城、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工程,释放土地10000亩,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为企业量身定制孵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电商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的孵化功能。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实现“围墙内的事企业说了算,围墙外的事政府帮着办”。同时,坚持用“五化”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引进一流施工单位,立足一流标准,为项目提供一流服务保障,确保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二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高新区“十四五”实现稳健开局,产业齐头并进,项目遍地开花。鲁南制药、天衡药业、浙江传化、泸州老窖、长春建工、北方建材、江楠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规划形成医药健康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传化物流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特医食品城、东北亚果仁集散中心“五园一城一中心”新产业发展格局,年内工业企业产值可增加60亿元以上。三是机制改革纵深推进。通过对通化医药高新区等地的考察学习,结合发展实际,今年3月份,全面完成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全区78人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竞聘上岗,推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干部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四是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集聚发展,2020年,医药产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为92%、实缴税金占全市比重为96%。食品制造业总产值61.27亿元、实缴税金0.73亿元,总产值占全市比重为32%、实缴税金占全市比重为53%。方便食品、特医食品、会展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产业快速崛起。
今天的高新区,经过长期奋斗、创造、积累,已站在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高新区班子团结努力下,在迈进新时代、奋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新区定能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发展定位,抓住梅河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抓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创竞争新优势,加快把“十四五”发展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力争五年内,打造中国北方食药城,创建国家高新区,全面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户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为实现3个100、3个1000目标做出高新贡献,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高新答卷!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孙文财 图片来源于梅河口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