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七腊八,冻掉下巴。”1月10日,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梅河口市气温骤降,最低气温接近零下23℃。
3时18分,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梅河口车务段梅河口站上水班长吕海军与往常一样,带领工友矗立在寒风中,立岗迎接北京开往通化的K429次列车进站,准备为该次列车上水。
3时23分,K429次列车驶入站台停稳后,早已守候在站台上的吕海军与工友们迅速下站台,来到各自负责的上水井处拖起十几米长、十多斤重的注水管,快步走到客车进水口处,弯下腰将管头插入进水口,再跑回上水井,继续弯腰将水栓拧到全开位置,之后争分夺秒的往返在各节车厢间,重复着插管、开栓、上水、关栓、拔管、控管、摆管的标准作业流程。在短短的10分钟里他们完成了列车上水作业任务。
3时45分,宁波开往长春的K337次到达,寒风中,吕海军与工友来不及返回室暖和一下身体,就立即投入这趟列车的上水作业中。
3时55分,K337次驶出站台,吕海军和工友们列队返回上水休息室,此时他们眉毛上、帽子上、脖套上已经挂满白白的霜花,手套、作业服、鞋上溅上了水已经结了冰碴,如“铠甲”一般硬邦邦的。此时,在室外连续作业近40分钟的他们,虽然已经冻透了,但是因为两趟“喝饱了水”的列车能正点发车,吕海军他们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然冬季上水作业挨冻受累,但是想到暖融融的列车里旅客能喝到、用到干净的水,我们付出多少也值得。”摘下帽子,汗水直流的吕海军乐呵呵地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孙文财
通讯员 钟祥春
图片来源于梅河口车务段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